ETF基金规模突破5万亿

截止到2025年8月6日,境内ETF基金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

这意味着什么呢?

ETF越来越受欢迎,要知道,ETF从0到第一个万亿用了整整16年,而从4万亿到5万亿,只用了4个多月。这种加速度背后,其实反映了投资理念的重大转变。

先说说什么是ETF,它就像一个「投资篮子」,里面装着一堆股票或债券,你买一份ETF,就等于同时买了篮子里所有的投资品。

ETF可不是随便选股,它跟踪的是指数,但又能像股票一样,在交易所上市,买卖非常方便。

从数据看,股票型ETF占了大头,规模达3.46万亿,占比68%。为什么ETF这么火呢?

背后有3个原因——

一是「国家队」通过ETF增持大盘指数,平稳基金累计买了超万亿。相比买个股,通过ETF买指数更高效。

二是普通人不再「迷信」主动基金了。过去几年,主动基金表现一般,因为是熊市,基民失去信心,开始自己「赌赛道」,行业、主题ETF越来越受欢迎。

三是行情不错,指数上涨,也推动指数规模水涨船高。

这有什么影响呢?

ETF确实有优势,一来跟踪的是指数,基金费率非常低(年管理费通常0.5%以下);二来透明度高,随时能看到持仓。

但也要注意,ETF现在太多了,全市场超过1200只。一些细分主题赛道,波动还不小。

对咱们来说,建议用「核心+卫星」原则配置:

核心部分,还是选择宽基指数,比如沪深300、中证500这种覆盖面广,占到投资的70-80%,作为压舱石。

卫星部分,可以配置看好的、感兴趣的行业、主题基金,比如新能源、半导体、消费等。这部分占20-30%,用来增强收益。

ETF只是其中一种投资标的,关键还是你的投资策略。不要因为ETF火了就盲目跟风,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配置。

打赏作者

您将是第一位评论人!

提醒
avatar